《“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布,助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循环

发布时间:发布日期:2021-08-16

    最近,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无论从全球绿色发展趋势和应对气候变化策略来说,还是从国内资源需求和利用水平来说,我国都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行动、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动均在《规划》六大行动之中。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之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规划》的发布和实施将助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循环利用体系构建。

    《规划》提出六大行动计划 

    汽车行业成重点关注领域

    《规划》聚焦循环经济领域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部署了五大重点工程和六大重点行动,包括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园区循环化发展、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五大重点工程以及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六大重点行动。

    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行动。《规划》提出,研究制定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构建涵盖汽车生产企业、经销商、维修企业、回收拆解企业等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信息交互系统,加强汽车生产、进口、销售、登记、维修、二手车交易、报废、关键零部件流向等信息互联互通和交互共享。建立认证配件、再制造件、回收利用外观件的标识制度和信息查询体系。开展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选择部分地区率先开展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试点,条件成熟后向全国推广。

    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动。《规划》提出,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体系。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通过自建、共建、授权等方式,建设规范化回收服务网点。推进动力电池规范化梯次利用,提高余能检测、残值评估、重组利用、安全管理等技术水平。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再生利用与梯次利用成套化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培育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骨干企业,促进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科波拉汽车咨询服务(青岛)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浩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推行以后,汽车行业受益最大的是汽车零部件企业。他说:“第一个是传统零部件企业,尤其是涉及发动机、变速器、车桥、转向机等部件的再制造企业。第二个是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及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相关企业,这些企业有望将汽车后市场存量的废旧零部件再次利用起来,挖掘更大的价值。”

    传统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发展多年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刚开始

    新能源汽车行业独立研究员曹广平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循环经济,非常适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汽车零部件行业,车身、底盘上的传统零部件,为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所共有,其材料包括钢铁、玻璃、塑料、橡胶等传统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而新能源汽车的专用部件中含有电池正、负极材料及稀土金属等。这其中,小部分零部件经检测后可直接重复利用,大部分零部件需要进行材料回收后,进行再利用。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是全新的“资源-产品-报废-再制造产品”循环经济模式和理念,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保留原材料生产加工附加值,最大限度地实现节材、节能、环保、低成本等。以汽车发动机为例,再制造产品市场价格大约相当于新产品的50%至60%,但可节约60%的能源和70%的原材料、降低80%的环境污染物排放。记者了解到,对传统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行业内早已经开始探索。此前,政府已经为循环利用传统燃油汽车零部件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支持政策。2019年2月,国务院审议通过《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允许报废汽车“五大总成”出售给符合条件的再制造企业。

    科波拉汽车咨询服务(青岛)有限公司发布的《2019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市场发展报告》提到,以美国、欧洲为代表的起步较早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已经运营至少超过60年,形成了非常成熟的产业链,拥有多项相关的专利技术,并且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诞生了一大批专业再制造企业。同时,再制造协会也随之诞生,负责管理、协调汽车再制造行业的技术、设备、产品、备件供应等事宜,并对一些具体零部件的再制造制定标准。

    据悉,传统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标准已设立很多,但在这些零部件的循环利用上却并不理想。此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售后服务及再制造方面的行业标准还很少,甚至是缺失的。《规划》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循环利用有重要指导作用。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循环利用市场价值很大 

    《规划》出台恰逢其时

    王浩认为,《规划》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第一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第二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大方向。

    首先,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各行各业讨论的“热词”。在这样的背景下,汽车产业的整条产业链都在往更加环保更加高效转型、靠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安表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力抓手。除大幅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还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方式。据测算,可再生能源转型和能效提升只能解决55%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剩下45%的温室气体来源于汽车、服装、食物等产品的生产过程。

    其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汽车技术路线改变,更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和发展模式产生冲击。2020年被行业人士普遍认为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的元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双双超过120万辆,分别达到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增长均为2倍。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量和销量分别同比增长了94.4%和92.3%。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逐步扩大,但零部件循环利用的整个市场体系、流通体系、服务体系等方面实际上是一片空白。

    王浩说:“在这个时间段,政府制定和实施《规划》,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讲,实际上是建立一整套规范的、与传统汽车行业不一样的服务体系。”记者了解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循环利用,市场价值非常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较好。当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正在建立从生产、流通到服务的整套体系。王浩表示:“尤其是在核心零部件方面,中国企业已经进入第一阵营。此前,整个循环利用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当前在市场启动初期,建立满足国内发展需要的一整套健康的发展体系,非常有必要。”

    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成为重中之重 

    《规划》有望推动其规范发展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缺乏对零部件的循环利用、配件售后服务方面的考虑。当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循环利用正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实际效果欠佳。不可否认的是,虽然业内一些企业正积极推动此事,但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的比例依旧不高。

    此前,工信部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深圳地区新能源汽车的大部分退役动力电池由电池生产企业回收存储,用于梯次利用研究。北京纯电动公交车的动力电池主要采取租赁方式,退役后由资产所属企业用于梯次利用储能产品研究或回收利用企业处理。

    曹广平认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循环利用,关键在于电池材料的回收再循环利用。这决定了电池材料降低成本的程度,对解决电动汽车高成本问题和补贴困境非常有益。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来看,电池材料的可回收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汽车电动化的成败。

    据了解,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从首次装车应用到拆解回收,再到彻底报废,在全生命周期内最多可经过5次循环利用。“这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与传统汽车零部件最大的区别。它的循环利用空间更大,价值当然也就更大。”王浩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成为汽车行业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规划》的指引下,动力电池回收有望规范发展,相关政策也正在逐步完善。

    还需几年时间完成整体规划 

    各方各司其职助推产业发展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累计的退役总量约20万吨,到2025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升至约78万吨。在今年6月,出于安全性考虑,国家能源局在《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在电池一致性管理技术取得关键突破、动力电池性能监测与评价体系健全前,原则上不得新建大型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项目。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推动行业整体建立循环利用体系并不容易。

    业界众多人士认为,汽车零部件的循环利用是大工程,需要政府、行业组织、产业链上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

    根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温宗国对《规划》的解读,《规划》具有四个特征:一是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绿色发展;二是统筹系统谋划,推进全链条循环;三是聚焦重点领域,构建动态精细科学布局;四是明确责任分工,落实系统性政策。

    记者了解到,《规划》提出,对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行动,要开展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选择部分地区率先开展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试点,条件成熟后向全国推广;对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动,要培育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骨干企业,促进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法律法规、市场体系、规范监督是政策落实的保障,责任主体与权利义务是实施政策的抓手。《规划》为政策保障与组织实施进行了详细部署,构建了更为系统性的保障体系,对多部门协同组织与分工进行了明确的部署与安排。《规划》更是明确提出,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行动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会同工信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等部门组织实施;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动由工信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等部门组织实施。

    另外,《规划》提出,要强化行业监管,加强对报废机动车、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严厉打击非法改装拼装、拆解处理等行为,加大查处和惩罚力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汽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