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市发布新一轮燃油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置换政策 最高补贴万元(自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上海市商务委公布了新一轮燃油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置换政策。根据政策,上海将延续2023年标准,换车最高10000元的购车补贴继续,买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最高1000元补贴延续。
新政策下,自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转让(不含变更登记)本人名下在上海市注册登记的国五及以下排放标准非营业性燃油小客车,并且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的汽车销售企业购买国六B燃油小客车新车,注册使用性质为非营运的,可申请一次性2800元购车补贴。
同时,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者转让(不含变更登记)本人名下在上海市注册登记的非营业性小客车,并且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的汽车销售机构购买纯电动小客车新车,注册使用性质为非营运的,可申请一次性10000元购车补贴。
二、安徽省商务厅等18部门:支持整车企业开展地产 新能源汽车、国六标准以上燃油车直销“以旧换新”“报废更新”等活动
《通知》中支持省内整车企业开展地产 新能源汽车、国六标准以上燃油车直销、“以旧换新”、“报废更新”等活动,鼓励省外整车企业、经销商加强对安徽汽车销售市场的货源、车型和政策投放,提升市场供给能力。
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新能源汽车消费季等活动,促进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进入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市场,完善回收拆解网络布局。开展年度二手车交易、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等汽车流通领域经营、管理、创新模式创优评选活动,省级对评选出的优秀案例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
三、福建省南安市商务局等部门关于印发2024年南安市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
(一)部署准备阶段(2024年1月-2月)。市商务局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泉州市4部门出台的专项整治方案,结合本地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特点和实际,提出本地整治工作目标和重点,并科学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专项整治小组,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公众举报非法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行为。
(二)整治实施阶段(2024年2月-6月)。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发挥属地优势,在各自辖区内对非法回收、倒卖报废机动车、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拆解和污染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摸排,并及时报送专项整治小组。市商务局联合公安、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联合突击巡查,严厉查处、依法取缔“未取得资质认定,擅自从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活动的”违法行为。深入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检查,发现违法违规经营、造成环境污染的,由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三)强化日常监管阶段(2024年6月-12月)。市商务局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深入辖区内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督导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加强管理,帮助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做好“回头看、查死角”工作,进一步巩固专项整治行动成果。
四、【两会关注】50个动态场景看2024《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有序布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一批重大产业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运营,国产大型邮轮成功建造,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抓好水土流失、荒漠化综合防治。加强生态环保督察。制定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政策。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启动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建设。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从增加收入、优化供给、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综合施策,激发消费潜能。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积极培育智能家居、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加快重点领域节能节水改造。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等。
五、【两会关注】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进展。一是碳达峰碳中和积极稳妥推进。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二是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步伐加快。出台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6.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政策取向: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发挥消费基础作用和投资关键作用。一是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提升居民消费意愿。稳定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二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出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实施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三是扎实推进全面节约战略。持续推动“能水粮地矿材”一体化节约,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
六、【两会关注】国家发改委主任、商务部部长等:将开展汽车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 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也能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既惠民、又利企,一举多得。这是一个重大利好。
第一,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中国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保有量巨大,广大群众对于更高质量、更智能、更绿色、更具个性化的消费品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每年都有很大的更新需求。我们将开展汽车、家电、家居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鼓励支持消费者以旧家电换购节能家电,大力支持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
第二,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废品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以钢铁为例,去年中国回收利用废钢铁约2.6亿吨,保障了20%以上的粗钢生产需要。我们要加强回收循环利用,这对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增强资源安全保障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建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加强“换新+回收”等新模式发展,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今年我国促消费有两个重点,一是推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再有一个就是提振服务消费。
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面,我国的汽车、家电、家装市场综合体量大,相当一部分产品使用年限较长,能耗排放较高,有的因为长期使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潜在更新需求进入了集中释放期。比如,在用国三以及以下排放标准的乘用车超过1600万辆,其中车龄15年以上的超过700万辆;平均每年约有2.7亿台家电按标准来说超过了安全使用年限。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既是增强当前经济增长动力、巩固回升向好的有力举措,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当然,以旧换新是要建立在消费者的自愿基础上。
对于这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四次会议上作出了重要部署,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作方案,我们将认真抓好落实。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市场为主,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的有效机制等。
七、【两会观点】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建议完善再生资源税收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调研发现,在实务操作中,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多为再生资源散户回收者,很难提供合规的发票,而企业自制凭证税前扣除得不到税务机关认可,再加上各地征管执行口径不一导致企业风险较大。在整个抵扣链条上,因为合规“起点发票”的缺失,影响着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税法遵从的效果。
为了更好体现财税政策对产业的调控和引导,更好地为企业营造良性发展环境和公平竞争环境,今年全国两会,张天任将提交《关于完善再生资源税收政策,助力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解决大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难以取得进项发票的问题,特别是税前扣除凭证问题,可以采取试点企业代开、第三方代开、自制凭证扣除、核定征收等几种方式。”张天任表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促进资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与税收管理关联度很高,也是税收管理难点。破解再生资源回收面临的税收难题,探索出助力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需要税企双方共同努力。
八、【两会观点】全国人大代表刘辉: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亟待规范
来自江西的全国人大代表刘辉,是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技师。作为汽车行业专业人士,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去年全国两会,他建议,国家应尽快出台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规划,加快汽车行业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等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以及完善充电基础设施,满足人民群众绿色出行需要等。
“旧电池中含有铅、镉、汞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进行及时回收和再利用,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亟待予以规范。”因此,他建议,应加快完善动力电池回收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明确企业的回收责任和义务,并建立统一的回收渠道和管理平台,确保电池的规范回收和处理;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注重环境保护,推动电池的二次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一是要提高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二是要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鼓励人才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三是要加强科技创新政策的协调和整合,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持;四是要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机制的建设,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共享和传播,实现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才能让企业“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
来源:报废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