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淡季不淡 7月乘用车市有点“火”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公布7月我国汽车工业产销情况,据统计,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5.5万辆和242万辆,环比下降1.8%和3.3%,同比增长31.5%和29.7%,销量为历年同期最高值。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各项促进消费政策的刺激下,7月我国汽车市场产销总体形势良好,特别是乘用车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7月,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21万辆和217.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3%和2.1%,同比分别增长42.6%和40%。


2

业内专家指出,7月我国乘用车销量大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党中央、国务院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下,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进一步生效,有利于汽车产业稳增长。另一方面,车企愈发了解用户和市场,不少热门车型吸引诸多消费者,扩大了整体市场规模。

1~7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457.1万辆和1447.7万辆,产量同比增长0.8%,销量下降2.0%。与今年前6个月相比,产量增速由负转正,销量降幅继续收窄。业内专家表示,7月本是销售淡季,但今年下半年以来,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淡季不淡。尤其去年8月,行业受芯片短缺影响严重,产销量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今年1~8月有望迎来产销双增长的好消息。


市场需求逐步恢复 燃油车迎来“小爆发”

因4、5月疫情迟滞的需求持续释放,7月车企销量整体向好。中汽协数据显示,自主品牌销量普遍上涨,比亚迪销量甚至暴增183.1%。合资品牌中除个别企业外,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上汽大众、东风本田大涨超八成。


7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表现总体好于行业,当月共销售107.8万辆,环比增长8.4%,同比增长50.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9.6%,占有率比上月提升4.8个百分比,比上年同期提升3.4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7月,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较上月相比,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呈快速增长;MPV产量增长较快,销量小幅增长;SUV产量略增,销量微降;轿车产销均呈小幅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轿车和SUV产销均呈明显增长,MPV产销增速略低,交叉型乘用车产销依然下降。


上半年以来,由于受到燃油价格飞涨和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的双重冲击,燃油车销量持续低迷,但随着购置税优惠政策出台,这一状况有所缓解,燃油车市场开始复苏。7月,燃油车市场表现出色,比上年同期增长20万辆,国家实施的购置税优惠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具体来看,7月,燃油车销量152万辆,其中汽油车销量达到151万辆,同比增长21.43%,实现大幅增长,环比略有减少,降幅为2.6个百分点。柴油车7月销量9804辆,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同比增长48.28%,环比增长11.84%。


合资车企在细分市场的表现依然抢眼。其中,东风日产轩逸销量以43392辆的成绩(包括HEV车型),成为单车销量榜首;上汽大众New-Lavida朗逸销量39054辆,紧随其后;一汽丰田卡罗拉销量24236辆,位居单车销量榜单第三。此外,部分燃油车销量增长较快,实现同比大幅上涨,如:新宝来销量达到10917辆,同比涨幅高达223.18%。


值得一提的是,SUV依旧是燃油车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7月,SUV销量为10万辆,同比增长41.83%,环比略降0.88%。其中。哈弗H6、长安CS75和东风本田CR-V依旧是SUV市场的“常青树”,销量分别达到27638辆、21419辆和27343辆,实现环比、同比双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不可否认购置税优惠等政策对燃油车销量提升带来的促进作用,但也不必扩大其作用。“销量的增长由多种因素共同所致。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随着汽车供应链上的企业逐渐复工,之前积压的订单得以释放,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也得以实现,投射到市场,则表现为汽车销量大幅增长。”王青说。


消费升级窗口期 高端车仍有增长空间


据中汽协数据,7月,我国高端车销量完成31.2万辆,同比增长23.1%;1~7月,我国高端品牌乘用车完成销量202万辆,同比增长1.9%。


北京奔驰7月销量为6.3万辆,同比增长97.45%,环比增长9.54%,领跑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奔驰C级和奔驰E级作为热门轿车车型,7月分别销售1.3万辆和1.4万辆,其中奔驰C级销量同比涨幅高达283.41%,环比微降2.97%;奔驰E级销量同比增长182.84%,环比下降5.76%。SUV方面,奔驰GLC销量一骑绝尘,1.8万辆的成绩远超于GLB和GLA,同比增长262.41%,环比增长49.72%。


华晨宝马市场表现略逊于北京奔驰,7月销量共计5.4万辆,同比增长23.28%,环比下降17%。轿车方面,宝马5系和3系销量相近,均破万辆大关,宝马5系同比下降22.53%,宝马3系实现正增长30.55%。SUV车型中,宝马X1成为7月重点销售产品,销量达到1.1万辆,同比增长194.65%,环比增长317.75%。X3销量不如上年同期,以9728辆的成绩实现同比、环比降幅均超30%。


一汽-大众奥迪依然是BBA(奔驰、宝马、奥迪)中“拖后腿”的那位。拳头产品奥迪A6L 7月销量降幅明显,为1.4万辆,同比下降18%,环比下降27.29%。奥迪A3、A4L销量均超8000辆,同比增长也均超40%,表现出色,其中奥迪A3环比涨幅超一倍,增长220.4%。在SUV板块,7月奥迪Q5销售超1.4万辆,同比增长73.6%,环比下降32.45%。奥迪Q3销售近万辆,同比增长4.69%,环比涨幅超40%。


尽管BBA的市场表现较此前有所进步,但还远不及其鼎盛时期。“由于严重缺货,奔驰、奥迪、宝马等在中国竞争不激烈。”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近期的传统豪华轿车面临“缺芯”,市场表现相对低迷。


相较之下,处于腰部位置的凯迪拉克CT5、沃尔沃S60呈现平稳上升趋势,销量分别达到7562辆、2512辆,累计销量分别为32643辆与14526辆,累计同比增长0.67%、5.91%。而捷豹XEL与英菲尼迪Q50L则持续销量低迷,累计同比下滑分别达到25.1%和7.59%。

王青认为,高端车市场的复苏与当前阶段消费升级有直接关系。“从短期来看,疫情对高端车带来的影响较小,用户购车主要出于自己的需求考量;从中长期来看,我国乘用车市场正处于消费升级的窗口期,中高端车型比重提升正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王青表示。


构建爆款产品矩阵 传统车企优势尽显


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分别达到61.7万辆和59.3万辆,产量环比增长4.5%,销量下降0.6%,同比增长均为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4.5%,略高于上月。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呈较快增长,纯电动汽车产量略有增长,销量小幅下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呈明显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上述三大类产品产销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从企业销量来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量明显,头部企业表现优异,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和奇瑞汽车等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占比提升显著。值得关注的是,7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产生较大变化。比亚迪势头枪强劲。在王朝系列、海洋系列加持下,比亚迪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16.25万辆,同比增长221.89%,稳坐新能源汽车销冠宝座。东风汽车在岚图、风神、风行等众多品牌合力下,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2万辆,同比增长173.3%。得益于极氪的发力,7月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十分可观,超过特斯拉当月销量。据吉利方面最新销量数据,7月吉利新能源(含吉利、几何、领克、极氪、睿蓝)销量3.2万辆,环比增长约8%,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6.1%再创新高。而特斯拉由于负面舆论缠身,7月销量不佳,仅为28217辆。


不过,随着老牌车企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新势力三兄弟“蔚小理”倒显得有些后劲不足,连第二阵营的威马汽车、零跑汽车也有追平之势,哪吒汽车更是强势反超三家新势力。


数据显示,广汽埃安、哪吒汽车、零跑汽车分列7月新品牌销量前三,分别交付2.5万辆、1.4万辆和1.2万辆,同比涨幅均超130%,“蔚小理”屈居四、五、六名,虽然同比都实现了较大增长,但较6月销量大幅缩水,环比两位数下降。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指出,新能源汽车除两极的特斯拉和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EV外,位于腰部的电动汽车市场竞争很是激烈。其中比亚迪和吉利采用混动和纯电动等多条技术路线的战略得到了市场回报。而新势力的销量排行榜座次的变化,主要是在复杂的竞争中和疫情的影响下,企业应对策略和管理方式不同的正常变化。


“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还处于产品力比较薄弱的时期。”王青直言,“大多新势力只有一两款车型,无法形成完整的产品序列去覆盖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市场。尤其是在消费需求快速迭代变化的当前,用一款车去打天下,很难长时间占领市场。”他举例道:“比亚迪、吉利、长城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在新能源车市后发制人,关键就在于它们的产品丰富,高中低档都有,而且不断推出新车型,形成了复合型产品力,可以满足不同市场的更多需求。”


新能源汽车打头阵 出口创新高


据中汽协统计分析,7月汽车企业出口29万辆,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16.5%。1~7月,我国累计出口汽车150.9万辆,同比增长50.6%。其中,燃油车依旧是出口大头,共计出口18.94万辆,汽油车出口同比增长85.78%,柴油车出口同比增长达到221.26%。新能源汽车出口5.4万辆,环比增长89.9%,同比增长37.6%,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汽车出口连续创历史新高,全年有望超过240万辆。


“目前中国汽车出口势头强劲,得益于中国汽车工业实力增强、中国疫情控制和复工复产形势较好、产业链相对完整以及产品价格优势。”曹广平认为,“近年来,中国汽车在国外部分国家、地区的细分市场已经形成较强影响力。中国汽车工业的持续加力、政策给力以及环境助力都在为中国汽车“出海”保驾护航。我国汽车产业管理由原来的比较粗放,已经向更为细致、科学的管理模式转变,尤其是股比放开等政策出台,进一步增强了市场活力。”


从车企来看,自主车企是我国汽车出口的生力军。出口量排名前三的企业——上汽、奇瑞、长安均实现环比、同比大幅增长。具体来看,上汽7月出口9万辆,同比增长109.39%,环比增长19.96%;奇瑞出口5万辆,同比增长90.29%,环比增长42.08%;长安出口2.8万辆,同比增长114.31%,环比增长6.4%。


自主车企正凭借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打开发达国家市场。今年7月,上汽MG品牌首次斩获月度瑞典汽车市场“纯电销冠”,在欧洲单月销量更是继续保持了万辆规模。据上汽集团的预期,今年欧洲将成为上汽首个10万辆级海外区域市场。今年前7个月,上汽集团在海外市场的累计销量已经突破47.9万辆,同比增长达到54.9%。


奇瑞海外市场始终保持强势进击,集团旗下已有瑞虎8、瑞虎7、星途揽月、星途凌云、捷途X70等多款明星产品走向海外。其中,瑞虎8系列1~7月累计出口31263辆,同比增长43.3%。今年以来,奇瑞接连打破由自己保持的自主品牌单月出口纪录。5月2.7万辆、6月3.6万辆、7月5.1万辆,近3个月出口的平均增速达到60.5%。


“未来中国整车出口仍会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在电池、电机、智能驾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方面,自主品牌都具备配套体系和研发创新的优势,竞争力更为凸显。”王青表示,“但随着出口量的增加,我认为车企更关键的不只要出口产品,还要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将视野放到汽车产业全球竞争力的提升上,这样才能够实现中国汽车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汽车报

上一篇:【CELVE周报】2022年第三十三周报废车产业十大新闻事件(精华版)

下一篇:【CELVE周报】2022年第三十四周报废车产业十大新闻事件(精华版)